中國文化產業網>藝術產業>圖片新聞>

圖片新聞

將藝術的新可能厚植于大地上——記“大地之歌——2023美麗中國紀事”展覽

2023-03-17    來源:中國藝術報 記者 張亞萌 實習記者 冉丹    編輯:黃麗

image.png

“大地之歌——2023美麗中國紀事”展覽現場

這里遍布從“鄉土學院”到“美麗中國”實踐者的“行動網絡”,匯集社會各界對美麗中國、美好生活的“未來提案”,承載美麗中國跨界創新的“智聯網”,呈現全國首個“美麗中國案例文獻庫”……即日起至3月27日,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大地之歌——2023美麗中國紀事”展覽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展出。展覽通過對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300多位藝術家、學者、設計師、企業家以及案例者的采訪,積累成大量文獻、影像素材,是繼去年“特寫——美麗中國的一百個藝術實踐”展的第二次大展,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美麗中國案例文獻展”。

“旅客朋友你們好,由世紀壇前往各個美麗中國實踐地的列車馬上到站……”隨著“站臺”廣播的提示音響起,此次“田野調查”也同時啟程——圓環形觀展路線營造出列車既視感,帶領觀眾在田野車廂之間奔赴穿梭,親歷現代化掀起的巨變。展覽分“生態”“鄉村”“社區”“數字”及“未來提案”五個主題板塊,并推出“從鄉土學院到美麗中國”特別單元,展品涵蓋文獻資料、影像視頻、裝置陳設等。展廳中,以案例與提案為媒介貫穿全局,引入“九宮格”和“四象限”研究工具,從媒介、手段、目標和影響四個方面,用最平實易懂的語言溝通外界、傳遞信息內核。在初步搭建的“美麗中國線上檔案交互系統”中,觀眾可以根據板塊內容、實踐屬性篩選特定案例,實時建立起當下與未來、此方與彼方的互相聯通體驗,多維度地呈現“美麗中國”實踐的豐富面貌。

這是一次基于新時代、新命題下的藝術探索,是一次立足中國大地、聚焦人民生活的社會實踐……展覽一經啟幕,觀眾便對此給出了若干種定義。一場由“紀事”引發的雄辯悄然發生。

藝術“在場”,創新構建美麗中國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并把美麗中國納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之一,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必須立足建設美麗中國這個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根本大計。文化藝術介入社會經濟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正如陽春白雪與原鄉大地的有機互動,將成為其特色發展、差異發展的破題之鑰。

就建設美麗鄉村而言,藝術工作者常在思考,該如何通過藝術實踐的鏈接、轉化作用,深度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去,讓鄉村深厚的歷史文化遺存、豐富的民俗文化傳承、優美的自然資源景觀用起來、活起來、美起來?中國文聯副主席、浙江省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許江建議,聚焦規劃政策,加大藝術鄉建工作的統籌和扶持力度;聚焦新教育改革,加快藝術類院校創新辦學體系建設;聚焦社會效應,加強美麗鄉村共建共享共治發展理念。而“大地之歌——2023美麗中國紀事”展覽背后的行動可謂一次先行者的初探。

2021年,中國美術學院成立美麗中國研究院,倡導“以中國美術助力美麗中國”,在跨界貫通中打開生活藝術的新可能,在落地實行中激發文化生產的新方式,從文創、文旅、文教、文娛四個方面,打造藝術智庫、公共美學、社會創新“三位一體”的研創平臺,形成藝術文化賦能社會發展的新實踐,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人文藝術的新能量。歷時兩年,參與者對近十年來“美麗中國”建設的300多個全國性藝術實踐開展了調研行動,進行取樣、訪談、編碼、研讀、闡釋,建立起全國首個“美麗中國案例文獻庫”,并從中遴選出近百個具有社會性、藝術性、示范性、創新性和可持續性的典型案例在本次展覽呈現。這100種“美麗中國”的建設經驗和溫情故事,將藝術對鄉土體系和生活世界的修復、激活和再造之力全盤托出,也是對藝術實踐發揮其社會功能責任的生動詮釋。

跨界貫通,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當茫茫戈壁建起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火星營地”;當廢棄材料通過藝術再生,變為留守兒童的裝置樂園;當海拔4700米的高原游牧社區通過文創產品構建起“帕卓巴游牧人合作社”……鄉村內生動力被文化藝術的創造性所激活,形成自為、共創的發展機制。展覽中的案例遵循研究,從生態、鄉村、社區、數字四大板塊出發,分別歸納其現實意義。“紀事”因其質樸而豐富,因其真實而動人。此時,這場直面現實癥結,真切地體察當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實踐,更像是由藝術串聯起的綜合學科跨界實驗。

“生態”板塊體現“開發綠色價值,人與自然共生”的理念,以“開源”“平衡”“循環”“修復”作為主題,涉及安吉“余村全球合伙人”模式帶動綠色經濟發展,助力共富共建;“再造衣銀行”項目建立完整服裝回收再利用體系,提升衣物的循環利用率等案例。“鄉村”板塊呈現了尋找文化根源、重建鄉土家園的面貌等實踐案例。實踐者在挖掘和記錄真實鄉土民俗藝術的同時,結合新材料與新技術再創造以打造新民藝,其中有通過影像人類學的方式長期跟蹤記錄黃河區域民藝的《大河唱》音樂紀錄片;也有通過公益創業機制扶助困境母親,以紀實攝影展覽的方式引發社會關注的“幸福工程”。“社區”板塊以創新的方式尋找重新聯結社區關系的獨特切入點,試圖開創多元立體的公共空間模式。“人機智能交融,科技動力賦能”在“數字”板塊案例中得以體現。在這些案例中,數字技術的應用使文化遺產得到了時代新發展,新技術不斷解鎖文化資源潛力,如通過遺產數據和實際規劃的良性互動、促進東北地區村鎮復興改造的“中東鐵路(黑龍江段)建筑群數據庫”等。數字輔助梳理、記錄歷史遺存,活化非物質人文資源,促進從古到今的資源“轉化”。

此次展覽還有一個飽含溫度的亮點——以中華世紀壇為樞紐,邀請每個人面向未來的美麗中國提出“提案”,共同編織美麗中國跨界創新的“智聯網”。行李箱中滿載的“未來提案”,由受邀的科學家、藝術家、工程師、企業家、農民、工人、學生等不同群體共同為未來“美麗中國”獻計獻策。或是體現人文關懷的未來中國老齡化問題,或是關注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太空領域的奇思妙想,或是走進菜市場、從基層民生著手的創新創造……從近百個“未來提案”中,可以洞察廣大人民群眾對美麗中國的無限暢想以及凝心聚力、共建共榮的行動力。

“‘美麗中國’建設是個系統工程,牽動著生態、生產、生活多個領域,涉及自然生態、城鄉風貌、產業創新、人文素養、社會倫理等各個方面。”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美麗中國研究院院長、展覽總策劃高世名介紹,從區域發展到基層治理、從城鄉規劃到社區營造、從生態修復到鄉村振興,再到每個人的身心安頓,均涵括其中,可以說是環境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的總和。在藝術維度上,“美麗中國”建設之關鍵是要在新時代城鄉建設中再造一種中國人的風景;從社會維度講,“美麗中國”建設之核心是鄉土體系的修復和生活世界的再造;希望通過“2023美麗中國紀事”,可以讓無數實踐者們的“點滴之功、一己之力”聚沙成塔、涓滴成河,讓無數建設者們默默耕耘、久久為功,共同譜寫出美麗中國的大地之歌。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