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產業網>頭條新聞>

頭條新聞

“文化+數字”:內容精準傳達 公眾便捷觸達

2023-03-0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黃麗

中國文化報實習記者 張 欣

傳統實體書店轉型智慧書店和數字城市書房,助推全民閱讀、優化文旅休閑供給;數字藏品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呈現更加立體;數字化攝影棚、VR技術、數字疊屏等科技手段讓演藝產業上線上云……實時交互和場景化的新模式增強沉浸體驗,“文化+數字”讓文化內涵得以精準傳達、讓公眾用戶得以便捷觸達。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衡量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指標,文化產業也已經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引擎。”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吳若山說,數字科技賦能文化產業,催生了許多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全面賦能文化產業創意、生產、傳播、交易、消費全鏈條,對文化產業發展產生了巨大推動力,也成了文化消費新的增長點和推動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打造消費新場景

近年來,5G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在文化領域被廣泛應用。數字技術賦予文化產業新動能,不斷升級數字文化產業鏈,基于新需求的線上演播、數字演藝、數字動漫、數字娛樂、沉浸式體驗、數字文博、數字版權交易等新應用場景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

“數字技術的出現與發展讓傳統文化產業打破固有行業界限,讓以內容創新和數字技術應用為動力的文化內容和消費場景迅速崛起,形成新的生產和消費方式,進一步拓展了市場空間,創造了更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表示,數字技術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繁榮文化事業和創新文化產業的重要抓手。他分析,從數字經濟的角度來看,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推廣數字文化產品、發展文化產業新業態提供了強有力的數字化環境支持;從文化產業效率角度來看,數字經濟使文化產業呈現出跨行業發展、線上線下互動以及多元共生共享的發展態勢。

隨著“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的提出、《關于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的印發和黨的二十大報告做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等重要部署,文化數字化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吳若山表示,未來,我國文化產業數字化水平將得到有效提升、數字文化產業實力將得到有效增強、文化產業制度環境將得到有效優化。

擴大傳播半徑

在數字化持續轉型的當下,文化產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化技術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更多路徑。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說:“博物館里收藏的文物、廣闊大地上的遺產、古籍里的文字……植根于中華民族精神的寶庫,數字技術能將其全景化呈現、全領域整合,這將為我國元宇宙的發展和數字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無限可能。”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會長、大唐西市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提出“共建文化數字絲綢之路 助推‘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與經貿合作”的建議。他認為,運用區塊鏈技術使特定藝術品生成數字憑證,在保護其數字版權的基礎上,可以使真實可信的數字藝術品在‘文化數字絲綢之路’平臺上實現交易、流通、傳播和應用,助推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文化藝術品是國際文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隨著數字經濟和數字技術高速發展,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文化數字絲綢之路”,不僅可以為藝術品、數字藝術品等搭建交易流通平臺,更好地弘揚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還可以為國際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搭建新橋梁,促進“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和經貿合作。

對此,吳若山也認為,數字化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能最大限度提升對外文化宣傳的效果,擴大我國文化國際影響力,在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同時創造經濟效益。

筑牢精神內核

數字技術的發展始終與文化產業的發展相伴相生,數字技術極大地推動了文化生產方式的變革和內容的創新,文化內容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技術落地應用的重要領域。

“文化產業要不斷創新、不斷擴展新業態,但也不能因為追求速度而忽略質量,缺乏內涵。”卜希霆指出,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新業態發展狀況整體良好,有賴于中國龐大內需市場的驅動力,但同時也應考慮文化產業的靈魂始終是內容,不能過度聚焦于“數字”。

中國文化產業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進行產業結構升級,注重產業結構優化,傳統業態和新興業態彼此要融通;另一方面在增加科技分量的同時要豐富文化創新的內涵,文化創新、科技創新雙輪驅動協同前進。“‘文化+數字’的發展要深刻把握數字文化內容屬性,加強文化數字化原創能力建設,鼓勵全民創意創新、創作跨界聯動。例如,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依托,打造特色鮮明、覆蓋面廣的優秀文化數字資源庫。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加快在地化、特色化鄉村文化數字資源庫建設等。”卜希霆期待,與具有高附加值和自我引爆性的娛樂性產業相比,文博等“教化類產業”在聚集人才方面優勢較弱,未來對于文化產業的內容生產應加強對中華文脈內核的挖掘和把握。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