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產業網>頭條新聞>

頭條新聞

創新文旅消費業態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3-03-0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黃麗

中國文化報集體采寫

自疫情發生以來,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同時對文旅消費業態的改變也起到了加速作用,越來越多的文旅單位以更為積極的態度擁抱數字化,在新場景下增加新供給、開展新服務。

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各地文旅市場呈現復蘇態勢。如何進一步認識疫情以來催生的新業態及新消費模式,幫助廣大文旅企業更好地贏得當下、布局未來,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門話題之一。對此,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文旅行業發展新業態、投融資策略以及創新發展中的難點等建言獻策。

“在當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我們應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會長、大唐西市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表示,對文化產業來說,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促進數實融合,是當前環境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尋找新增長點的重要著力點。

對此,呂建中建議,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文化生產、創造、傳播和體驗,更好發揮數字技術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助推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大唐西市集團攜手中興通訊、中國移動等頭部企業,致力于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在數字文化、藝術品交易流通領域研發了系列軟硬件設備,創建了“大唐鏈”“大唐云”“大唐百城”等技術創新和應用,服務實體經濟。此外,呂建中建議,要在文化領域搭建資源集聚、科技賦能的生態平臺,促進多領域跨界融合,推動文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此,在國家有關部委支持下,大唐西市聯合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單位共同打造了海南國際文化藝術品交易中心,這是擁有線上、線下藝術品交易資質的現貨交易場所,也是面向國際的文化藝術品交易場所。

“怎么把資源調配好、市場開拓好、理念更新好、行動開創好,是我們必須要與時俱進思考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重慶京劇院副院長周利表示,重慶京劇院著力以文化單位聯動——“文文聯合”的方式普及京劇藝術。今年2月19日,在重慶南濱路精典書店舉辦的京劇分享會吸引了100多個家庭參加。活動現場,京劇藝術與書店靜謐的藝術氣息相契合,營造出傳承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讓家長和小朋友近距離感受國粹藝術之美,打造出京劇普及新業態。

為了讓傳統藝術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周利建議,要用現代審美去詮釋戲曲藝術之美,在形式上融入新表現力,在宣傳上引入年輕人感興趣的點,并與新文藝群體團隊、電影院等合作打造劇目,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國粹藝術。此外,要加強交流合作,將經典劇目帶到更多的劇院去演。同時,以文教合作的方式,以“講座+演出+導賞+互動+體驗”的互動演出模式,吸引更多消費群體尤其是年輕群體。

當下新消費模式在廣大農村地區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河北,贊皇縣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用原始工藝生產的“原織原紋”土布產品,深受市場歡迎。目前,專業合作社成員98%是農村婦女。作為河北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贊皇原村土布非遺工坊入選了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的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名單。

“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很大影響,文旅產業、文旅消費都發生了改變。”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贊皇縣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崔雪琴表示,企業只有不斷創新、積極融入文旅新業態、適應新消費模式,才能走出困境。為拉近和消費者的距離,原村土布線上開啟電商銷售模式,引入直播帶貨,持續發布原村土布相關視頻;線下入駐了石家莊繁華商圈,增加自身知名度和曝光度;積極參加非遺購物節等活動,通過豐富產品供給、優惠促銷等方式,吸引更多消費群體。目前原村土布擁有床上用品、服裝服飾等多系列300多種產品,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崔雪琴建議,一是國家更多關注民營企業,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鼓勵非遺文化企業進行農文旅三產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二是建議政府積極提供幫助,以在城市繁華街區設立“大師工作室”等形式,支持商業模式推廣。三是鼓勵地方政府多多舉辦非遺購物節等大型活動,線上線下聯動打造新的消費平臺。四是企業也要抓住機遇,打造研學游等沉浸式非遺體驗活動,激發游客的消費熱情。

(統稿:秦毅,參與采寫:秦毅、侯文斌、李秋云、范海剛)


河南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