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產業網>藝術產業>圖片新聞>

圖片新聞

跨越時空,對話文明的匠心與智慧——記“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

2022-09-21    來源:中國藝術報 記者 陳思靜 實習記者 冉丹    編輯:黃麗

如果說文物是時代的烙印,那么文物保護將是一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薪火接力。走進博物館與文物相對而立,誰也無法想象這一件件完美亮相的器物曾經是怎樣的支離破碎,其背后又流淌著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才得以重生。近日,作為慶祝中國國家博物館創建110周年系列展之一的“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幕,展覽從“業界先聲”“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遠”“觀往知來”五個部分,系統梳理了國家博物館一百余年來在文物保護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與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體現了不同時期的特點與突出成就。這也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新時代首次舉辦的全面展示文物保護成果的展覽。

作為國家的文化客廳,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數量龐大、類型多樣,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古代文物,也有反映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勇前進的近現代文物,文物保護任務復雜而艱巨。1912年建館伊始,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輩們就以保護文物為己任,篳路藍縷,典守文脈。新中國成立后,在保管部下設器物修整室和技術組,分別從各地引進技術能手,組建文物修復復制專業隊伍,在提高保護水平的同時,注重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有機結合。歷經70余年的發展,中國國家博物館文保院已成為集文物檢測、研究、保護、修復和復制于一體的現代化文物保護機構。

司丂母斝修復前

巧奪天工,讓文物“活”起來

文物種類繁雜、材質多樣,意味著文物保護修復技術門類同樣廣泛。此次展覽展示了文物修復涵蓋青銅、書畫、傳拓、古籍、陶瓷、玉石、漆木、服飾等多種類別的技藝。不論是青銅器、紡織品和陶瓷器,還是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文獻檔案等,一代又一代文物保護修復人員在傳承和借鑒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用精湛的技藝保護了中華民族重要的歷史遺產。

青銅器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在眾多博物館中擔當“C位”,中國傳統青銅器修復、復制技術也源遠流長。多年來,中國國家博物館修復和復制了大量珍貴青銅器。商代,集采礦、冶煉、運輸、合金、鑄造、修飾等“尖端科技”于一身的后母戊鼎誕生,如此國之重器卻也經不起3000多年歲月蹉跎。上世紀文保人員對后母戊鼎進行保護處理,完成清除有害銹、科學檢測、測定重量和原樣復制等一系列工作,對鼎耳、四足、器身四面、器底及內壁均單獨翻制硅橡膠模具和玻璃鋼樹脂套模;采用現代精密鑄造方式鑄造出復制品銅胎;再比對原文物采用傳統工藝隨色作舊。正是這些精益求精的每一步,才讓后母戊鼎精神矍鑠、世代屹立。本次展覽詳盡展示了后母戊鼎的修復、復制過程,精心修復過的婦好墓司丂母斝、庚兒鼎等一級文物,以及大盂鼎、四羊方尊等重器的復制品也悉數亮相。

司丂母斝修復后

科技助力,讓文物“潮”起來

文物是古老的歷史遺跡,文物保護卻緊跟時代潮流。自“智慧國博”建設啟動以來,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了文物三維數字化項目,利用高精度的數據采集設備,精準的紋理映射算法,全方位留存了文物的三維數據,為文物復制、數字化保護與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展覽中,一件現代科學技術3D打印與傳統工藝相結合的展品引人駐足——西漢錯金銀云紋犀尊仿制品,科技手段的介入不僅拓寬了文物復制的途徑和方法,也給文物帶來了新活力,讓文物以更多樣的形式存在并熠熠生輝。

科學儀器是文物保護的重要工具。在館藏青銅偶方彝綜合保護研究時,利用X射線成像、紅外熱波成像、掃描電鏡能譜分析(SEM-EDS)、便攜式X射線熒光(pXRF)、 X射線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譜分析(Ra-man)及三維視頻顯微鏡等方法,揭示了青銅偶方彝的歷史修復狀況,分析了修補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分布位置,判斷了銹蝕種類及其穩定性,研究結果為偶方彝的保護修復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同時選取了一組早期檢測儀器,如毛發濕度計、電動通風干濕表等。新舊儀器的對比,可以看出國博文物保護實驗室的發展歷程,亦是國內文物保護設備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此次展覽通過營建修復、復制場景以還原傳統文物保護技藝,讓人眼前一亮的不只是美觀性和專業性,展廳中央的“文物修復現場”也熱鬧非凡。這是展覽專門設立的觀眾互動區,將“文物修復現場”搬到觀眾身邊,人人都可以上手體驗“文物保護”過程,在文物修復專家的指導下完成一件屬于自己的“傳承”之作。另外,展覽既解讀了文保工作的專業性和學術性,也注重文物保護知識傳播的科普性,現場選配多組實驗專用儀器,或展示,或實踐,全景式、深學術、寬藝術的完整呈現,讓觀眾進一步從專業的角度走進文物背后的故事,讓文物更加“親民”。

河南快三